阿根廷的教训:不根据具体情况封闭蛮干是死路一条
微博@HW前HR:
阿根廷条件非常好,风调雨顺,潘帕斯草原,世界四大黑土地之一,农业发达,80%大豆和很多农产品可出口,也是牛肉出口大国。这个不愁吃喝的国家。按相关记录,在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GDP就达到了3797美元,超过欧洲大国法国和德国,是位居世界前十的富裕国家,世界第七大经济强国、世界第五经济出口强国。但是后面在二战后因为错误政策反而跌入发展中国家了,去年前年的人均GDP都不如中国。今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高达92.4%,比土耳其还狠,这个一个管理很失败的国家。为什么这么好的国家搞成这样呢?
第一,外国控制了经济命脉,之前是英国,后面是美国等。阿根廷在二战前后因为经济危机和英国等资本撤出,加上欧洲没有钱买阿根廷高端农产品,导致经济很萧条。70年代后因为阿根廷后面自己管理不当,导致借大量外债,出现了国家破产,被美国人前后至少收割了三次,资本失血严重。这几十年阿根廷经常处于恶性通货膨胀区间。
第二,盲目国产化,搞封闭,得不偿失。二战后看到美国发展工业大赚特赚,加上为了摆脱经济危机,阿根廷放弃了一直实行的自由经济政策,实行工业自主化的政策,关税高达84%。但是阿根廷根本就支撑不了这个工业体系,继续进口成本高昂,出口也差。外资进不来、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工人福利支出不断攀升的局面,导致阿根廷负担日益沉重,腐败也日益滋生。产业层级低、创新能力弱、集聚水平不高,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体系,致使阿根廷经济始终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第三,资源国家,人才和研发不是关键,占有资源才是核心,导致权贵资本主义模式横行。阿根廷球星梅西的父亲说梅西小时候最大的病就是营养缺乏,阿根廷有最好的牛肉,但和他家没关系、吃不起肉。这么好条件国家,只要合理的激励和分配,人人吃喝不愁,可惜不是这样。
第四,远离人口和经济中心,做不了制造业,而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看图就知道,阿根廷旁边是和他们资源禀赋差不多的巴西等南美国家,两边是浩瀚的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制造业要互通有无成本非常高,阿根廷几千万人口又支撑不了一个现代化工业体系,瞎搞制造业国产代替最终必然成本高昂。实际上孤悬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是难以发展完整现代制造业,他们老老实实搞农业、畜牧业和矿业,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加工,反而成为发达国家。
以前制造业发达是北大西洋为重心的欧美,现在中日韩加上东盟和南亚,这几小时飞行圈有40多亿人口,今后制造业必然变成以亚洲为中心了。这也是美国人要拼命破坏一带一路根源吧,要是成了,美洲就边缘化,制造业缺少产业链和离人口中心就会下去的。至于阿根廷等南美更难以发展完整制造业了,关税壁垒也没有用。
总体上,发挥合理优势最关键,不能蛮干,更不要头脑发热。阿根廷和土耳其们中等收入陷阱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