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国际军情

弹道导弹如何突破反导防御?这个国家的经验最丰富

新浪军事

关注

20世纪80年代,美国突然抛出星球大战计划,虽然是个忽悠,但苏联当真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战区反导系统的研制,这虽然和星球大战相比只是一个“很小的系统”,但是,这回美国是真搞的。面对美国海基和陆基反导系统不断进步的事实,俄罗斯也不甘落后。早在2004年,普京就宣布,俄罗斯新一代的弹道导弹要充分考虑突防性能。

突防技术是提高弹道导弹生命力的重要措施,已成为军事强国新一代弹道导弹的基本设计要素。尤其是在各国动能反导导弹都逐渐出现的21世纪,加强突防技术是大国弹道导弹保持它的战略威慑价值的最大保障。

现在主要的弹道导弹突防技术包括:

1、助推段突防技术

速燃发动机技术、助推段红外隐身技术和抗激光技术对弹道导弹助推段突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和美国等先进军事大国都在他们的弹道导弹上采用了速燃发动机技术,如俄罗斯的“白杨-M”导弹采用了含有硝基胺硝酰胺的高能推进剂,第三级还采用了最先进的复合推进剂——丁羟加奥克托金;在改进装药技术以提高燃速方面,采用了嵌入金属丝或金属纤维,改变氧化剂的含量,颗粒尺寸,加入燃速调节剂等措施;在发动机上还应用了柔性摆动喷管和轻质复合材料壳体等技术。

2、诱饵突防技术

也就是洲际导弹在飞上太空之后,把几个真弹头和几十个假弹头一起释放出去。惰性诱饵和反模拟诱饵在技术上已比较成熟,电子欺骗(干扰)诱饵已进行了试验室验证,对在大气层外拦截的中段防御系统有良好的突防效果,是对抗GMD系统探测雷达的一种有效突防技术。智能诱饵是比电子欺骗(干扰)诱饵更高级的主动对抗诱饵,它不仅可以使用内置计算机芯片从飞行中收到的信息自主确定出脉冲转发器应发出的信号,欺骗干扰导弹防御系统的探测雷达,自主模拟弹头的机动飞行;而且能够探测反导拦截弹的发射,对其拦截过程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必要时主动引诱拦截弹对诱饵自身攻击而保全弹头,甚至具有主动攻击拦截弹的对抗能力。

3、隐身技术

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技术是国外战略、战术弹道导弹弹头重点研究和应用的领域。据报道,美国“民兵”洲际导弹的MK12弹头采用了雷达隐身技术,而俄罗斯的“白杨-M”导弹已经实现了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的一体化。

4、机动弹头技术

机动弹头可以规避反导拦截弹的拦截,被认为是弹道导弹最重要的反拦截技术之一,各军事大国普遍高度重视这一技术。

俄罗斯“白杨-M”导弹采用高压气瓶、液压作动筒移动铀238核装置的位置,即以改变弹头质心的方法产生机动飞行的控制力距,实现弹头的机动飞行。此外,“白杨-M”弹头尾部还装有8个用于调整姿态的径向喷管,这种方法有利于保持弹头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避免了采用空气舵方式所带来的许多问题。“白杨-M”弹头采取的措施之三是根据弹头打击区域反导系统防御能力的强弱,预先装定机动程序调整机动范围的大小。俄罗斯多次表明:“白杨-M”导弹弹头具有机动再入能力,可使国外目前研制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难于拦截。此外,俄罗斯在改进型SS-21“金龟子”战术弹道导弹上采用了预先编制程序的突防技术,从而可以避开现有的许多防空系统攻击,提高了导弹的突防效率。目前,国外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研究了战略弹道导弹弹头的高空机动技术,其中只有俄罗斯的“白杨-M”导弹应用了高空机动技术。随着导弹防御武器系统和技术的日益改进与提高,在未来美、俄将继续改进与提高现有的高、低空机动弹头技术,但重点会放在远程弹道导弹的高空机动弹头技术上;而发展中国家只能由易到难,首先研究低空的机动弹头技术。

5、滑翔机动弹头(乘波体)技术

采用滑翔式机动弹头技术可使弹道导弹增强突防能力,是未来弹头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此项技术在战略和常规导弹弹头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乘波体的弹头,相比传统的用自带的火箭发动机推动弹头“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地机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范围特别大,甚至可以超出拦截弹的捕捉范围,那么反导拦截弹也就失去作用了。

为实现弹头滑翔式机动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a.通过总体设计实现在主动段压低弹道高度,避开导弹防御系统的探测;主动段与弹体分离后,机动弹头在一定高度以零度弹道倾角被释放,使弹头在35~60公里高空滑翔飞行,实现长距离滑翔式机动,滑翔距离可达数千到一万公里。b.采用高升阻比气动外形,可实施弹头控制,进而实现蛇形滑翔式机动弹道飞行,弹头横向机动能力达到2000公里以上,具备强突防能力。c.采用特殊的防隔热设计,实现在大气层内长距离、无动力滑翔机动。d.针对长距离滑翔式机动弹道,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解决长时间机动飞行的精确制导控制问题。

当前,乘波体的滑翔试验中国和美国做得最多,俄罗斯则是开始得早,在苏联时代就做了乘波体的滑翔试验,技术积累雄厚,但近10年来做的试验较少。(作者署名:雷曼军事现代舰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