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巨型运输机亮相 载重150吨航程为7000公里

新浪军事
近日俄媒报道,莫斯科TsAGI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继续推进TTS“大象”(Slon)的研制,结合前一段时间伊柳辛航空综合体总设计师尼古拉·塔利科夫(Nikolai Talikov)在采访中表示将继续完成伊尔-106研制的表态,俄罗斯在安-124后继机问题上已经彻底放弃与乌克兰纠缠不清的复产方案,铁了心要研制全新机型。

TTS“大象”项目最早曝光于2017年7月的莫斯科航展,该机定位于安-124的后继机,是一种超大型运输机。TsAGI透露“大象”载重150吨时的航程为7000公里,最大载重量180吨的航程4900公里。
“大象”延续了安-124的总体气动布局,没有采用重型运输机流行的T型尾翼,翼下吊挂安装4台PD-35涡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最初是由彼尔姆发动机公司为安-124换发项目研制的,35吨级推力大幅超越D-18T的24吨,并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系,也被预定用于中俄联合研制的大客机CR929。

“大象”在设计上最大的特点是把机身中央段作为承力核心,其余主要结构元件如机翼和主起落架都安装在这个主要单元上,这么设计使“大象”具有很强的设计扩展能力。目前TsAGI已经完成的“大象”气动模型的设计,包括机身、机翼、机舱、水平和垂直平尾翼、起落架,并能通过改变机身长度和直径、机翼翼型、机身纵轴的布置获得不同的气动外形。TsAGI计划在今年8月至9月使用亚音速和跨音速风洞对该模型进行测试。
根据TsAGI之前公布的细节,“大象”将分为军用型和民用型两种版本,两者共享相同的机翼、尾翼、发动机、驾驶舱设计,只是在机身直径上有所区别。其中军用型的货舱截面尺寸为6.4米宽x5.2米高,宽度与安-124相同,能够通吃俄军现役绝大多数大型军事装备,结合180吨的最大有效载重之后,“大象”将继续占据全球战略轰战机霸主的地位。

“大象”民用型出于降低阻力和节油的考虑,货舱宽度将缩减到5.3米,比747-F货机略宽,但这种宽度对于民用货机主要装载的标准航空货盘和散货来说也足够了。民用型“瘦身”的主要动力来自该机的俄国内主要客户——伏尔加-第聂伯河公司,该公司在运营中发现安-124-100每小时飞行成本居然要比747-400货机足足高出40%,除发动机落后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按-124过宽的机身。而“大象”拜窄机身和省油的新一代PD-35所赐,在燃油经济性上将赶超747。

但作为耗资巨大的战略运输机研制项目,俄罗斯的资金和国内市场规模注定在TTS“大象”和伊尔-106之间只有一个生存下来。伊尔-106虽然在体量不及“大象”,最大载重仅为120吨,相当于C-5“银河”,机身也只有货舱截面6米宽X4.2米高的一种式样,没有低阻红利可吃,但胜在研制风险和费用低,因此到底谁最后能够成为安-124的后继机还有待观察。(作者:阿姆斯壮)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